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讀後小感]死在這裡也不錯

其實並不是很認識馬家輝這個人。
光看書名,應該會不太清楚書中內容到底所謂何事。
本書實為旅行遊記,
用馬家輝特有的文字寫下他幾十年來往返世界各大城市的感受。
往來巴黎、京都、首爾、曼谷、吉隆坡、波士頓、布拉格、維也納、英倫、北京、台北......之間。 

他的文字,坦率,沒有太多修飾,
批評,沒有尖銳感,但一針見地,直深入心頭。
沒有過多描寫風景人物的優美詞句,
有時僅是隨意幾行勾勒,或是漫無限制地任意發想,
也可以是他鄉遇故知的驚喜邂逅,
讓閱讀此書成為完全的放鬆,隨他四處開開眼界。

不是整座城市的overview,
而是用他的眼睛體會一座城市的一角、火車上的一節車廂、轉角的一間咖啡館、路上的一間舊書店、幾位朋友的重逢.....
竟也是種莫大享受。 

Only read this book, but like his words already.

他說,取這書名的原因~
有回前往愛丁堡,走在市中心廣場,欣賞完一場劇,他看到天空鋪展了不同層次的藍,純淨澄潔得像打了燈的舞臺布景,身旁的妻女遠遠望著他微笑、揮手,令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寧靜舒坦。
這一刻,他忽然渴望生命在這刻靜止,讓一切停下來,讓所有眼前的影像定格下來,讓週遭聲音全部退場,讓他躺下。他想,日後若有機會寫點關於旅行的文字,書名就叫做《死在這裡也不錯》吧。
That's it.

書中,他喚他女兒為「小女孩」、妻子為「大女孩」。
親暱,又不平凡。
文章中多有描述小女孩的小小世界,雖僅是點滴小事,但看得出,父女感情極佳。羨慕。


要說最喜歡他描寫的哪個城市嗎??
其實喜愛的並不是哪個城市,而是他對當下遭遇到的人事時地物的感受,
像喜歡他在薩爾斯堡寫下的~~

只是去過愈多的地方,愈厭倦於相似的空間。不喜歡相似,只喜歡相熟,在疲累的旅程中認出熟識的氣味,一顆心便易沉靜下來,才可迎接入城後的所有驚嘆號。


在這樣的城市遇上雨水是一樁快樂的事情,因為路上乾淨,雨到了地面不會糊弄出可厭的泥濘;反而由於綠地多,樹木青草經過雨水洗淨,當中午陽光來臨,光線往往把水珠折射成千百萬粒小小的水晶球,歐洲的夢幻氣氛或跟這密不可分。 

還有在維也納搭乘火車時~

在歐洲搭火車時,我總喜歡到餐卡坐上一會兒。鋪著乾淨的桌布,桌上有小燈,客人通常在低頭看書或絮絮聊天,氣氛有點似那種透明的聖誕節紙鎮擺設,一切人事物被罩著,靜止不動,你把擺設端起來搖一下,樹和人和雪騰空飛起,但過不了五秒鐘卻又復歸原位,彷彿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
火車在動,餐卡卻是永遠地,不動如山。
我太喜歡這種對比。在餐卡裡閱讀,會有醉酒的滿足感。 

更是非常喜歡他對於何時進入一座城市的perfect timing~~~

清晨是進入一個城市的最佳時機。
深夜不好,因為累了,城市累了,你也累了,你只看到她的繁華褪盡,殘妝留在臉上,往往比沒化妝時更不堪。她也看見你的雙目低垂,你雖想勉強擠出笑容,然而太疲倦了,你笑得太苦,連自己也不想照鏡。
下午更不好,因為城市太熱鬧了,紅塵滾滾,你半途插入,根本沒法替自己定位,身心皆沒調整過來即須跟隨她的坐標旋轉,像兩個陌生人假裝一見如故,散場之後,連你自己亦說演得很假。
早上之好在於從容二字。
在天微亮時進入城市,一切不慌不忙,你可以到第一間拉開閘門的店喝它的第一杯咖啡,你是第一位客人,店主的笑容通常特別甜。坐在店哩,看看手錶,距離第一個會議還有三小時,這似是生命投資的額外紅利,翻翻報紙,呷一口咖啡,你隔著玻璃看著人間加溫,忽然覺得日日是好日。
希望,哪天我也可以不用在意班機的時間,
選擇在「清晨」進入一個城市。
享受日日是好日的trip~~~~


今年,來去哪個城市走走吧!
只不過,若是在國外迷路的話,
請參考馬家輝的註腳,
一趟旅途順利與否,觀看迷路時如何自處與待人,即可以小窺大。



『迷路了,怎麼辦?
這時候,最需要的其實不是指南針而是彼此的溫柔。』

1 則留言:

UUMIEUI 提到...

我也很喜歡馬家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