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讀後小感]回不去了,馬家輝

自從認識了死在這裡也不錯的馬家輝後,
不管去到哪個書店,總會不自覺地尋找中文文學書架上注音ㄇ開頭,或是"馬"的作者排序。
或許是因為《死在這裡也不錯》是借來的,
也由於時常往書店裡翻啊翻他那幾本著作,總覺得如果讓我遇上馬家輝的二手書,
絕對非買不可!!
新書嘛~~
就再擱一陣好了。

原本對於自己喜歡但又偏偏不當場買下的感覺摸不著頭緒,
但就這麼剛好在回不去了裡面看到他自己所寫的:
並非捨不得金錢,若說捨不得,應是捨不得讓自己的占有欲這麼快便因被滿足了而冰冷死去,我寧可讓「欲火」在心頭再燒一陣子、再醞釀一陣子、再攪動一陣子,才去買,這可享受雙重滿足,即占有了書,也體會到占有前的等待快感,等於有了雙倍開心。
沒錯!就是如此一回事。

包括兩本《對照記@1963》,以及這本,
回不去了,
確確實實都享受到了雙倍開心。

回不去了接續著死在這裡也不錯,
同樣是前往各地旅途的雜記,
這次去的地方多為附近週遭的城市,長沙、蘇杭、上海、首爾、清邁、台北,
對照上本來往各國間的描述,同樣沒有過多的風景,
更重視人本身,內心感受的抒發,
可能是街頭即景、路邊一人,
都能激發他一句話、數行字,亦或好幾頁的心情隨筆。 

韓國的八爪魚吸盤可以寫一篇、高信疆追思會則成好幾篇的延伸
不過就是出國吃吃東西、回台北見老朋友家人、在大陸買書買光碟片,
怎麼就可以產生那麼多精采的內心話呢???!!!
配上他自己或大小女孩的拍攝,
成為黑白影像搭配文字的珍貴。


依舊喜愛他對暱稱為小女孩(在此書中已成為大女孩)的女兒那種浪漫的情感,
是親情,但更透露出是前世情人的愛戀,
以及對結褵多年的她看似蜻蜓點水,實則溫柔繾綣的深情,
浪漫重情的才子,真令人傾倒。

馬家輝喜歡喝咖啡,剛好我也是,
咖啡館與咖啡對於他,是旅人另一個看城市的窗口,也是對這個城市喜惡的指標。
每到一個新鮮陌生的地方,首先要找的,不是吃的,而是附近有無好的咖啡廳。
「沒有好喝的咖啡,我就全身不自在,好像捱不過一天。」
哈,那種像未即時施打毒品產生的全身無力、精神不濟畫面,也同時在我腦中浮現......
這樣的心情,完全正中我心。
那些寧靜的咖啡時光,暗中在我的旅行中發著如螢火蟲般細微但美麗的光,偶而想起,它們就慢慢的散發咖啡的香氣,向我靠攏。

他描述的幾個中國城市我只去過上海,
看他用點戲謔手法道出中國人民看電影時"未跟隨經濟起飛而同步上升的生活水準",
無法不慧心一笑。
在電影放映途中進進出出的,更不在少數。有位仁兄坐在我前幾排不遠處,竟然起立離座了五次,難道是腎虧,無法不頻頻去廁所?肯定不是出門打電話這麼有禮貌,因為,他根本就坐在黑暗的戲院裡肆無忌憚地聊手機......我忍不住猜他以不同的戲院做「流動公司」,販賣某種危禁品,手機響起,有客到,他便出去交貨收錢。
 天馬行空外,看他自然地寫雨中的上海、濃霧的宜蘭太平山、曼谷的衝撞美學、越南交通的恐怖、深圳覓食買書的趣味、颱風夜的台北..........

雨中的上海有著特別濃厚的懷舊氣氛,這其實是一個適宜下雨的城市,濕氣把時間的焦距弄模糊了,時間重疊起來,時間感和空間感反而變大變寬了。
來上海,要挑下雨天。


回不去了。
累積的旅行經驗,伴隨著時光流逝,一旦經歷了,就只能繼續向前,
那些璣珠妙語、那些人來人往、那些春光乍現、那些細雨霏霏、那些五覺感受、
就留在回過頭去的那邊。

因為回不去,只能飛快書寫這一切。
將那停駐的,都密封,都凝凍。

歲月無聲,比在熱水裡呼嚕呼嚕地燙著的餛飩更沉靜,如果你不回頭張望,容易誤認一切沒變,直到你忽然發現,原來時間裡的餛飩已經,熟透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