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3日 星期二

[讀後小感] 心理摩擦力|理解抗拒改變的人性阻力

接觸越多領導層峰,越覺要學的東西根本聚寶盆。
到目前為止,如何讓人願意改變、傳遞願景、日常溝通,
都還在必修學分階段,學期還沒結束。

想試著改變單位內低迷的辦公室氛圍? 想鼓舞同事在體制內大膽變革? 
想讓大家接受不一樣的論點......
對不是靠口才吃飯的人而言,
舉凡說服老闆、跟外界說明、帶領同仁創新,處理內部反彈......
打怪闖關,每每都有新挑戰。


從策略面的《如何改變一個人》,
到成功主管鄒開蓮的自傳《親愛的別怕,勇敢說YES》等等,
都有許多很棒的實務分享。
這本心理摩擦力》(The Human Element),與《如何改變一個人》相似,
從吸引力的反向切入,說明改變沒能成功的關鍵點,
也許跟你想得不太一樣。



圖片來源: 城邦讀書花園
圖片來源:城邦讀書花園


《如何改變一個人》找出為何人不想改變的5個原因,
著重在改變所需要的「催化劑」;
心理摩擦力》說的4種心理過不去(不想改變)的坎,其實我們都耳熟能詳,
分別是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及反彈。

但明白歸明白,該怎麼知道今天長官對A提案有意見究竟是為了哪樁呢?又該如何解?


作者搭配許多實際案例,更能理解貌似簡單原因背後之關鍵。
分享幾個有趣觀點。


#吸引力法則顯而易見,心理摩擦則很幽微

遇到新想法不被接受,我們第一念頭常是檢討自己,
「會不會是因為這點子不夠創新?」、「是否要製造更多情感上的吸引力?」
但說不定,問題根本不在你(或你的想法),
而是在對方,不論是他習以為常的慣性、不想多花力氣的惰性、情感上的抗拒,或是威脅到對方的核心價值。

多數人在思考如何發生改變時,總會先想到如何「提升吸引力」(推力),
而非「降低摩擦力」(阻力)。
這是因為吸引力思維完美符合人類的歸因傾向。
而要理解心理摩擦力,我們需要同理心,把焦點轉移到受眾上,還得抽絲剝繭,
因為,有些人也不明白自己某種感覺的真正理由啊!


要如何找到連自己都不甚明白的原因?
或許可以試著採用人類學家的方法!


#與其問「你覺得這個想法怎麼樣?」不如問「你覺得這個想法好嗎?還是你有想到其他更好的?」
#讓拒絕變得更難

為了加強別人表示贊同的方法,把問句做一點調整,會讓人無法輕易否決,
因為不單要否決想法,還得想出更好的替代方案。
書中一個有趣的案例,仰賴同儕審查制度(peer review)的科學期刊,有些會在寄出徵詢學者審查論文的意願時,
不是只問同不同意,而是給出兩個選項,
接受邀請,或是寫出可以替代你的學者,留下名字、email。

你會選哪一個呢?
大多學者寧願選擇花5個小時審閱論文,而非拒絕對方;
因為這總比花時間想(害)誰適合擔任審查、找到對方email,更省力些。


#學會問5個為什麼(5 Whys)

書中一章介紹使用民族誌研究方法來找出心理摩擦力
這正與《穀倉效應2:未來思考》中所說,運用人類學的觀點來思考相同,
包含了運用結構式訪談、引導式問題與非結構式觀察的訪談,
也會得出與問卷調查、焦點訪談不同的結論。


但情感阻力的確相當幽微,實際上也很不容易發現,
特別當你沒太多時間,或同事不願多說時更是如此;
自問,我自己被問到對某件事的反應時,也很少會當下表達不滿,
這真的需要良好的技巧、耐心與同理心,
如同書中所說,

一旦否定了他人的感受,你的同理心也就跟著死去了。你應該做的是盡量站在他們的角度設想,因為這是他們的親身經歷,我們必須竭盡所能去理解。


很喜歡書中舉的一個實驗,你在一個非營利組織工作,想請大眾寫小卡片給醫院裡的病童,幫他們加油打氣。但目前只有18%的人自願寫小卡,該怎麼做才能提升比例呢?

以下有幾種方案:向民眾解釋寫小卡有哪些幫助、付錢給寫小卡的人,或提供幾個寫小卡的範本。


猜猜哪個方案獲得最多成效呢?
相較於前兩種做法幾乎收不到甚麼成效,最後一個方案竟然提高了60%的回應率!
顯示大家之所以會抗拒寫小卡,並不是覺得這件事不值得花心思,
而只是因為「不知道要寫甚麼!」



多注意人性幽微之所在,一起創造改變,
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延伸閱讀:
[讀後小感] 如何改變一個人|催化劑,降低改變門檻
https://pinkbee35.blogspot.com/2022/01/blog-post_31.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