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

[人生小片段] 少女時代痛不欲生的那堂課

一看到她的字,
「我就讀的高中,校長相當重視學業成績,......在這種升學至上的風氣下,術科老師竟也相當倔強,不僅嚴拒出借他們的課程給其他老師作為考試之用,還反其道而行,要求我們正經看待藝術課程。」
猜她應是那所高中嗎? 這心境簡直是同個模子刻出來的心有戚戚焉。

只不過, 讓她記憶深刻的是美術課,而讓我沒齒難忘的,
則是音樂課。






沒錯,就算物理化學歷史地理考試再怎麼多,音樂課一到,
該發聲的練習從沒少過、該考的樂理從沒缺席過。


如何都會記得,老師播放的那齣十週年紀念版《悲慘世界》,
Master of the House 的詼諧諷刺、On My Own 的低迴傾訴,以及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的壯志豪情,當時年紀小,看到DVD就萬分滿足(也是因為逃過發聲練習而竊喜),
沒想過有一天能親臨現場,體驗這一切。

直到去年的倫敦行。
甚麼地方都可以不打算,甚麼博物館都可以再安排,
唯有 Queens Theatre 的 Les Misérables 是怎樣都不能錯過的滿心期待,
二話不說下手前五排的位置,不手軟。









如今,是距離演員們口沫飛揚一清二楚的現場,
但依舊想起快20年前,坐在階梯教室中第一次觀賞這齣音樂劇的課堂。



怎樣也不會忘記,有次期末考老師事先說了考試內容——
「考試時會播放一段古典音樂,請寫出是哪位作曲家的甚麼作品。」
我的老天鵝啊,如果這不叫大海撈針,甚麼叫大海撈針......

打從聽到考試方式,到考試前記憶中只有焦躁,
還衝去唱片行買了人生僅有的幾片交響樂CD,就當亂槍打鳥吧! 
雖然我很懷疑究竟能辨別出布拉姆斯的E小調第四號交響曲,還是蕭邦的F小調第十二號圓舞曲嗎.......
但能聽多少是多少,死馬當活馬醫了。
慶幸的是,當年入手一片多年後看到《交響情人夢》音樂一落下,
立刻因為知道曲目而激動不已的唱片,
正是蓋希文 (George Gershwin) 的藍色狂想曲 (rhapsody in blue)。



也曾學過電子琴,無奈欠缺音樂細胞,
隨著進度,躍動得愈加狂放的豆芽光看就使人頭暈,記憶指法的忙碌雙手使人疲於奔命,
節拍器的擺動明示著沒跟上的漏拍使人沮喪,
沒幾個月就繳械投降。


凡事愈痛苦,也就愈難忘。


熬過那兩年正襟危坐的音樂課,少了考試的千斤,
我也樂於欣賞音樂劇的張力、雲門舞集的律動、朗朗演奏藍色狂想曲的投入,
甚至偶爾 KTV 暢快的五音不全。


我想,應該沒甚麼人如我一般,
曾經擔心高中被當的那門課,會是音樂課來著。


那段每週曾經的痛不欲生,竟也餵養了少女的靈魂,
最終,不知不覺間,羽化成蝶。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音樂真的要天份,妳要求自己的太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