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食譜料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食譜料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9月13日 星期六

[口袋食譜] 煎炸地瓜薯條

去鹹酥雞時經常為難,地瓜薯條沾梅粉好好吃,但澱粉、又是炸物,理智告訴我不能點啊!只好退求其次,點了雞排鹹酥雞甜不辣(喂~)

想解饞時如何是好?在家製作健康版的「煎炸地瓜」?

一直不太愛在家處理炸物,怕開放式廚房帶來的油煙感。沒想到油量使用相當少,就能有外酥內鬆又不油膩口感。

煎炸地瓜薯條 (Fried Sweet Potato)
煎炸地瓜薯條

地瓜薯條食材]

臺農57號小地瓜    3-4顆

中筋麵粉    2大匙

木薯粉    2大匙

片栗粉    2大匙

油    適量


[調味粉]

梅子鹽巴    適量

檸檬鹽巴    適量

黑胡椒    適量


地瓜薯條做法]

1【處理地瓜】

台農57號地瓜洗淨,削皮,切成厚片(約0.8公分),泡3分鐘清水,洗去除表面澱粉,稍微擦乾水分。

2【裹粉】

將混合粉(中筋麵粉、木薯粉、片栗粉)倒入盤中,拌勻。
把地瓜片直接裹上薄薄一層乾粉。

3【煎炸】

平底鍋倒入約能蓋過地瓜片一半高度的油,中火加熱。
放入裹粉地瓜片,煎炸至兩面金黃微酥,外皮略帶脆感即可。外層呈現乾爽、薄脆感。

4【瀝油與上桌】

煎炸好的地瓜放在吸油紙上瀝油。
趁熱隨喜好撒上黑胡椒、梅子鹽或檸檬鹽,加辣粉更過癮;只撒梅粉更像鹹酥雞賣的。外酥內鬆,香甜可口。


許多食譜都是用「加水調漿」,跟「單純裹粉」差在哪裡?

前者似乎會更像夜市小吃、後者則較少油感,但最重要其實是我太懶了,當然選擇容易點的方法,省去調漿這等麻煩事呀。

至於為何選用中筋麵粉、木薯粉、片栗粉呢?

也是因為,廚櫃裡剛好有這三款粉,且查詢後發現,融合全無違和感。

中筋麵粉 → 提供基底結構;木薯粉 → 增添Q彈咬勁;片栗粉 → 增加薄脆爽口

不就剛好各種口感都來點嘛~


簡單步驟,輕鬆做出媲美夜市、鹹酥雞的香甜炸地瓜薯條(自己說)。

一口薯條、一口啤酒,週末午後放懶看影集,真是愜意人生吶!



※更多食譜:https://reurl.cc/G5MKyx

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口袋食譜] 西班牙香蒜蝦

對食物不太挑剔,更非饕客。只要用餐環境乾淨、食材新鮮,小吃店比 fine dining 讓人更自在快活。因此西班牙馬德里小酒館及百年老店,讓人無比懷念。

Tapas, House wine或在地啤酒,與愛講話的在地人,韓良露在《文化小露台》曾提及,「馬德里是一座享樂的城市,這裡的人活潑、大方、愛講話,喜歡吃東西、好社交,更愛過夜生活,馬德里人相信人活著是為了享受生命,工作只是不得已的手段。」

自從吃過、也學會西班牙香蒜蝦(Gambas al ajillo, Spanish Garlic Shrimp)後,每次吃,除了能得到最省時的回報外,還能喚起旅遊的療癒記憶。

是口袋食譜中不可或缺的也好吃!

西班牙蒜蝦(Spanish Garlic Shrimp)
西班牙香蒜蝦(Gambas al ajillo)

[香蒜蝦食材]

  1. 白蝦  12隻(視家境增減)
  2. 大蒜  6-8瓣
  3. 乾辣椒或辣椒粉(選加)  些許
  4. 巴西里或義大利香料  些許
  5. 橄欖油  蓋過蝦子的一半高度
  6. 檸檬  半顆
蝦子醃料
  1. 鹽巴  少許
  2. 黑胡椒  些許
  3. 片栗粉  些許

香蒜蝦做法]

 【準備蝦子】

將鮮蝦去殼、去腸泥,保留蝦尾,用紙巾吸乾水分,撒上少許鹽、黑胡椒及片栗粉,醃5分鐘備用。

 【熱油煸香蒜片與辣椒】

小鑄鐵鍋倒入橄欖油,放入蒜片與乾辣椒,冷油下鍋,用小火慢慢煸出香氣,蒜片呈金黃即可。

 【加入鮮蝦】

轉中小火,放入處理好的蝦仁,煎至兩面轉橙紅色、熟透即可,約2分鐘內完成。

【撒上香料、檸檬汁提味】

起鍋前撒上巴西里或義大利香料,可擠上檸檬汁,略拌幾下即完成。


馬德里百年老店La Casa del Abuelo
德里百年老店La Casa del Abuelo 的招牌蒜蝦

從備料到完成上桌,不出20分鐘。這道菜更棒的一點,是關火後可連同鍋子上桌,少洗一塊盤子!果然省時無極限。

不過,邊回顧著馬德里百年老店——La Casa del Abuelo 阿公之家的招牌蒜蝦,邊念著那明明簡單的大火直上,卻飄香上百年,也才驚覺,怎都忘了深盤中的橄欖油下得如此霸氣?!

的確,油足火大,方能縮短蝦子下鍋時間,且還要用法國麵包沾取香噴噴的橄欖油蒜香醬汁呢!應該試著在減少熱量與忠於原味中求取平衡。

好像該把蝦子拿出來退冰了......


馬德里百年老店La Casa del Abuelo
不見阿公掌廚,但口感超讚的香蒜蝦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口袋食譜] 芒果椰奶西米露(減糖版)

上回返屏東,聽到芒果樹快要收成,殷殷期盼著。不多久果然收到兩箱。

開箱讓悶著的粒粒透個氣,客廳頓時果香盈滿,彷彿再擱久些,螞蟻大軍就會聞香而來的濃郁。立刻包妥,存放冰箱。


看到超市盒裝兩顆即要價99元,我卻能如此揮霍著吃,除了幸福,再無其他。

炎炎夏日,率先登場的芒果料理,首選消暑清涼的芒果椰奶西米露

Mango Coconut Sago
芒果椰奶西米露

芒果椰奶西米露食材]

芒果 2-3顆、西谷米 100克、莎莎亞椰奶 1瓶、蒟蒻凍(選加) 少許

芒果椰奶西米露做法]

❶ 煮西谷米

  1. 滾水煮西谷米:一鍋水煮沸後加入西谷米,小火煮8分鐘,期間稍微攪拌避免沾鍋。
  2. 關火悶煮:蓋上鍋蓋再悶15分鐘,至西谷米透明。
  3. 沖泡冷水:用濾網撈出西谷米,以冷水沖泡,瀝乾後可放入冷藏。

❷ 處理芒果

切塊與打泥:2/3的芒果切塊備用;1/3可用果汁機稍微打成芒果泥,或用叉子壓成芒果泥。


❸ 組合完成

混合材料:取出冷藏的西谷米,加入芒果、芒果泥、適量莎莎椰奶,也可加入蒟蒻果凍(冰箱剛好有包蘋果蒟蒻凍,加入些許),攪拌均勻,即可享用。

若加入葡萄柚果粒,即可化身成楊枝甘露!



一方面太懶,想到要加熱椰漿與糖就覺麻煩,另方面也想減點熱量,莎莎亞椰奶成為絕佳替代品!儘管它椰漿味道沒有太明顯,但熱量比椰漿低很多(熱量僅約1/5),一口氣喝它個2、3碗也沒太多負擔。

還有滿滿一層的芒果......,接下來再試試多年前在泰國吃過,懷念不已的芒果糯米飯吧!

2025年4月20日 星期日

[口袋食譜] 無糖無油無麵粉可可燕麥蛋糕

周末午後,邊看劇總想來點零食。

眼角餘光瞄到角落那包洋芋片,內心煎熬到底要不要撕開包裝,已可預想包裝一開難以收手的情景......

不如自己動手做個簡單的甜點?!重點還無糖、無油、無麵粉,

甚至一個人吃光光,也不至於有負擔的—可可燕麥蛋糕

無糖無油無麵粉可可燕麥蛋糕
無糖無油無麵粉可可燕麥蛋糕,兩人份


請生成式AI生出蛋糕完成品,但有點失真,哈

[燕麥蛋糕食材]

香蕉2根、雞蛋1顆、牛奶50ml、燕麥片50克、無糖可可粉20克、巧克力片1-2片、泡打粉1茶匙

[燕麥蛋糕做法]

  1. 香蕉1.5根用叉子壓成泥,加入雞蛋、牛奶,攪拌均勻。
  2. 加入燕麥片、可可粉、泡打粉,混合均勻。
  3. 準備圓形或長方形容器,鋪上烘培紙。
  4. 將蛋糕糊到入模具內。上面鋪上半根的香蕉切片及巧克力碎片;或是藍莓果干、切碎的堅果都可以。
  5. 氣炸鍋180度烤25分鐘,完成。 

※也可使用烤箱;烘烤時間可能會因烤箱型號和蛋糕模具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烘烤前的無糖無油無麵粉可可燕麥蛋糕
蛋糕烘烤前

此次模具較大,蛋糕完成品較薄

這超簡單食譜非常適合懶人如我,已做過N次。從備料到享用,只需要40分鐘左右。

蛋糕本身無糖,但若想要巧克力味更濃郁,表面可撒上巧克力碎片;想健康點,可撒切碎堅果。下次想試試添加藍莓或覆盆子,嘗試更多種風味和口感。


希望你也喜歡健康又美味的無糖無油無麵粉可可燕麥蛋糕!好好享受無罪惡感下午茶時光吧!


更多食譜|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口袋食譜] 30分鐘速成版,氣炸咖哩餃

最近剛學了 Google AI Studio 的「Gemini 2.0 flash experimental」模型來生成連續圖文的文章內容。

挑了想分享的口袋食譜--咖哩餃,來試用看看。結果還蠻有趣的~

氣炸咖哩餃成品
氣炸咖哩餃成品

AI生成食物速寫照?!

首先,想說好看的食譜若配上簽字筆的食物速寫圖片,應該更可口吧。沒想到下了指令後,生成了下面這張圖片,也太有喜感。我還不死心,再調整指令,結果更糟。Well, 就當成另類食物宣傳照吧!

By Google AI Studio

用AI Model 來撰寫圖文食譜

不過圖文食譜的效果倒是不錯。

只需要下一次指令,就能生出一版完成度頗高的食譜。雖然一兩個步驟有點AI錯亂,像是咖哩餡竟然要加高湯燉煮?!但撇除幻覺部分,整體來說頗為準確、仔細到不行。圖片都生成得恰到好處,而且咖哩餃圖片也太可愛!

首先下指令:「你是製作點心專家,提供給我一道咖哩餃的食譜,請一步一步處理,用文字具體列出關鍵步驟,並在步驟後搭配圖片。」





By Google AI Studio


AI食譜分成三部分,分別是製作咖哩內餡、製作酥皮(略),及包製與烘烤咖哩餃,一共11個步驟。不像我(工人智慧)只寫了區區4步驟就收工。如果食譜是用字數算稿費,AI一定能領更多錢。以下分享人機協作的超詳細食譜。


[咖哩餃食材]

酥皮5片、豬絞肉300克、洋蔥1/4個、咖哩塊1塊、蛋1顆

[咖哩餃做法]

(一)製作咖哩內餡:

  1. 洋蔥切碎成丁。在鍋中加入少許食用油,以中小火加熱。
  2. 洋蔥翻炒至半透明並散發出香氣。這是讓咖哩內餡更香甜的關鍵。
  3. 加入絞肉拌炒,到8分熟;轉小火,加入咖哩塊(可先加點熱水融化)翻炒均勻,讓咖哩的香氣釋放出來。
  4. 繼續翻炒均勻,讓所有食材都裹上咖哩和調味料。

※若使用咖哩塊,因已有鹹度,無須再調味;但若是用咖哩粉,則需調味才有味道。

咖哩餃內餡

(二)包製與烘烤咖哩餃

  1. 酥皮退冰,一大片切成四小塊。
  2. 取一片酥皮(稍微擀開一些)。在酥皮中央放入適量放涼的咖哩內餡。
  3. 對折三角形,將邊緣捏緊。用叉子在邊緣壓出花紋,美觀,也能幫助收口更緊實。
  4. 在包好的咖哩餃表面刷上一層蛋液,烤出來的顏色會更金黃漂亮。
  5. 咖哩餃放入氣炸鍋,190°C,氣炸10-12分鐘;或是預熱至 180°C的烤箱中,烘烤約 20-25 分鐘。或直到表面呈現金黃色即可。
  6. 將烤好的咖哩餃取出,稍微放涼後即可享用。剛出爐的咖哩餃最是酥脆美味!

※一盒絞肉(300克)約可製作20顆三角形狀的咖哩餃。

烘烤時間會因為烤箱的狀況和咖哩餃的大小而有所不同,請隨時觀察。

顆顆飽滿的三角形咖哩餃

高中家政課時也曾經做過咖哩餃,美味到難以忘懷。但光製作酥皮就花超久時間,連內餡餡料都很講究。這次的精簡版作法,出爐的成品,一樣香、一樣酥脆,只需要花30-40分鐘即可完成。CP值超高,推薦給大家!


更多食譜|

2025年3月5日 星期三

[口袋食譜] 外酥內Q!免油炸酥皮年糕懶人料理

之前提過,我有個萬能老媽,甚麼料理都難不倒她,過年必備的甜年糕不意外地被歸類為「簡單」類的。減糖又保有軟Q口感,廣受她朋友好評。

有自己廚房後,過年過節也都能分到老媽甜年糕,懶人如我的料理方法常是煎著吃。

自從有氣炸鍋後,酥皮年糕就成為唯一選項。事實上,氣炸鍋問世後,各式酥皮創意料理推陳出新,酥皮不管包裹著甚麼,都會超好吃吧!無奈基於熱量考量,只能偶一為之或與朋友們分享。想到松浦彌太郎《明天,要吃甚麼好呢?》談起炸麵包,

「炸麵包是有良好表現時,或是努力過後,獎勵自己的小點心」。

只是,良好表現有時,年糕卻只一年一度,如此獎勵過於稀缺。理性觀之,儘管少了油炸年糕的負擔,但怎麼看還是與健康兩字無緣的酥皮年糕,扎扎實實只能當成慰勞或療癒性的 comfort food。

今年分到的兩塊年糕還是限定版,蔓越莓及金桔檸檬口味。稍微燙口酥脆的外皮,微酸又不太甜的軟Q,金桔味幽微卻令人驚艷,下次回家要記得請老媽再多做幾塊這口味!

可頌形狀酥皮年糕
可頌形狀酥皮年糕

方形酥皮年糕
方形酥皮年糕

材料(8個)

市售酥皮 2片
年糕 8小條
蛋黃 1顆

料理作法

  1. 酥皮切成正方形或三角形。一片酥皮,切兩刀變4小片正方形,可包2塊年糕;若想減少熱量攝取,可以切成等腰三角形,一片可切成4個等腰三角形,就可包4塊年糕。
  2. 正方形酥皮:年糕放中間,上下各一片,壓實,四邊用叉子壓出紋路。三角形酥皮,年糕放在底邊,包捲起來,有點像可頌。
  3. 酥皮表面塗上蛋液(也可再撒上白芝麻)。
  4. 氣炸鍋(烤箱)190度,12分鐘,即完成。

如此簡單的步驟,原本連分享都有些不好意思。但如此療癒又覺得必須分享。下次再來試試包餛飩皮跟米紙的作法,是否依然如此comfort! 


更多食譜|

2024年12月8日 星期日

[口袋食譜] 暖到心坎再一碗—肉骨茶湯

一直都喜愛東南亞料理,
因應炎熱氣候的重口味辛香料,或清爽的涼拌、
費心熬煮,或酸辣或濃郁的湯頭。
不過倒從沒想過在家料理這些美味,總覺得東南亞料理需要張羅超多特殊香料、調味料,
花錢吃現成較實在。


同事回馬來西亞老家,與我分享她們家使用的肉骨茶包,提到是偏重胡椒的味道,
這才知道原來肉骨茶還有分重藥膳或胡椒的流派啊!
要我一定要煮來喝喝看。
總覺得好喝的湯需要認真對待,燉煮、熬製,非料理小白所能駕馭,
掐指一算,應該只認真過麻油雞。

於是,飄洋過海的肉骨茶包,就這麼躺在櫥櫃中大半年。


某天回家,老媽取一包冷凍排骨,說燉湯很方便,
這才想起櫃中那包想喝又覺得麻煩的肉骨茶包。


仔細一瞧,原來備料還真的簡單,
家中都有,只差市場買條白蘿蔔。

【材料(2-3人份)】
奇香肉骨茶包1包、排骨500克、白蘿蔔半條、洋蔥半顆(或鴻喜菇1包)、
白胡椒少許、醬油一大匙、鹽巴些許、味精些許、蒜頭10顆、水1500CC

【作法】
1. 排骨洗淨、切入口大小;蒜頭去皮,簡單拍一拍;蘿蔔、洋蔥切塊。
2. 懶人如我,沒先燙排骨去血水,直接把所有食材倒入鑄鐵鍋,加入茶包、水、白胡椒、醬油。
3. 大火煮開,撈去浮沫後,轉小火,續煮60分鐘(若用壓力鍋可縮短時間)。
4. 試試味道,以鹽巴、味精調味後,大功告成。


輕咬即化的排骨、呈醬色極入味的蘿蔔,還有滿滿的濃郁蒜香味,果真奇香~
除了是絕佳的解酒湯,天涼時喝個好幾碗才過癮!

已成為咱家秋冬宴客經典菜色!

一袋內有兩包喔!

2024年2月14日 星期三

[口袋食譜] 麻油煎餃

「人人都有對「家常菜」的想念吧。一鍋煮得剛好的米飯,一碗老老實實的麵,一塊煎的煮的烤的肉或者魚,一些炒的燙的蔬菜,一口一口吞下肚,額頭微微出汗,輕嘆一聲,覺得這才是在過日子啊!」~《也好吃》馬世芳


自《#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後,對飲食文學,及飲食旅遊文學興趣大增,
從較純粹介紹地方經典小吃的《#小吃碗上太空》、《#彰化小食記》、《#台灣豬黑白切》,到憶餐桌上情感的《#人生需要酒肉朋友》及《#也好吃》,
都令人回味再三。


邊訝異為何這些寫吃之人均擁有非凡的料理身手,
邊得益於書中文字,將經典地方小吃先行筆記,總是有機會按圖索驥的。
也期待自己在有時間的餘裕,空間的餘裕,與心情的餘裕,
挑些簡單的食譜,在家下廚。

在還未照《也好吃》裡頭的食譜下廚前,先端出我家餐桌的家常菜。




多年前北港馬拉松曾帶回一罐麻油,
寒冬時節,來份麻油桂圓半熟蛋,或是不加一滴水的麻油雞暖心,
是再簡單不過的幸福日常。

如今,麻油早已不知用完幾罐,
廚藝檔次雖未顯著提升,
但好在口袋中有這道麻油煎餃,已上得了檯面。


【材料(2人份)】
冷凍水餃十幾顆(鋪滿平底鍋)
麻油些許
太白粉些許

【步驟】
1. 冷鍋鋪滿餃子(口味視家境任選)。開小火
2. 從上方淋下麻油,以每顆餃子都能沾到為主(熱愛麻油者可多倒些)
3. 以1:10比例調配太白粉:水;從鍋緣倒入,約水餃1/3高度。
4. 蓋鍋蓋,轉中火,悶煎10-12分鐘
5. 開蓋,等到太白粉水收乾。鍋緣出現焦香酥脆;確認煎餃不沾黏鍋底。關火
6. 拿盤子蓋住鍋子,鍋子倒扣,裝盤完成


試過多種品牌的冷凍水餃,以我家鍋徑26公分平底鍋,挑小顆一點的比較適合,
切記千萬別用熟水餃,口感差矣。
若用日本太白粉(片栗粉)會較Q彈,使用台灣太白粉則較酥脆;
就算沒加太白粉,只倒水悶煎,當然也是可以的。


從小就喜歡酥脆口感,舉凡任何脆的食物,幾乎都愛。
(除了炸雞皮,因憂慮熱量不得愛)
若一樣食物能吃到脆的,就不會選擇別的吃法。
所以,
若能炸餛飩,就不會是抄手;
若有蝦球,鮮蝦粉絲煲就掰掰;
若能煎餃,就不是水餃。



於是乎,
這道15分鐘就能上桌的家常料理,
是欠缺餘裕時最容易不過的安慰。


延伸閱讀|

2023年2月19日 星期日

[口袋食譜] 絕不會失手的香腸蛋炒飯

並非廚藝了得之人,甚少為了想吃某道菜,而大費周章張羅。
縱使有下廚的雅興,
也都隨性至極,
往往看看冰箱庫存還有哪些,或逛超市買到的食材,
再翻開食譜,查找關鍵字,覓得靈感二三。

Photo by Dan Gold on Unsplash



一個人時,甚少煮飯,
除了愛麵更甚飯外,每次一包米都不知道要吃多久才吃得完;
若真有煮飯,幾乎都是可輕鬆解決一餐的咖哩飯或炒飯。

開始使用IG後,最常使用的功能就是把滑到的簡單食譜收藏起來,
一陣子下來,竟也收了不少飯麵蛋白質類的初級版料理。
以前最常看到的蛋炒飯做法,是先下蛋液,炒半熟後取出,之後再與白飯拌炒,
料理過的泡菜蛋炒飯不知為何,總是太過濕潤,賣相不甚佳......


最近收藏的蛋炒飯料理,竟是把蛋先與冷飯完整攪拌均勻,再下鍋炒,
就能炒出粒粒分明的飯粒!
既然家裡現在有個飯桶,過年期間收到好幾款香腸,
香腸蛋炒飯,就是你了!


【材料(2人份)】
香腸2-3 條
四季豆1把
蛋2顆
青蔥1枝
蒜頭2顆
鹽巴、黑胡椒些許
飯2杯

【步驟】
  1. 香腸用電鍋蒸到7-8分熟。取出放涼,切小塊。
  2. 冷飯與蛋攪拌均勻。
  3. 鍋子熱油,蒜頭爆香,香腸煎到脆脆,加切小段的四季豆,翻炒。
  4. 鍋子中央倒入蛋液白飯,翻炒至飯粒乾爽為止;加調味料。
  5. 關火,灑蔥花。



果真粒粒分明耶!
幾乎不用甚麼技巧,
只要記得一件事,就算翻炒到手很痠了,但飯都還結在一塊,此時千萬別放棄,
繼續炒就對了,you'll get it!


冰箱裡,還有鹹豬肉、蝦仁、醃蘿蔔,
期待繼續開發新品項蛋炒飯

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

[口袋食譜] 《速水茂虎道移動廚房》和牛炊飯之改良版

一直覺得這位型男主廚的食譜有些蠻好上手,但之前懶洋洋躺在沙發上看,
隔天就完全忘光光~~

昨晚恰巧看到帥主廚最近新節目「速水茂虎道移動廚房》前往京都龜岡市,使用在地的龜岡和牛,協助當地打造創意料理——龜岡和牛炊飯
媽啊,看起來也太好吃,
重點是,食譜也太太太簡單!
簡單到,隔天一覺醒來還能記得的那種。

照片來源:Japanholic 
《速水茂虎道的移動廚房》時尚帥主廚遊遍日本!讓人食慾大開的旅遊美食節目


【材料(2人份)】
超市牛排一塊(200g)
青蔥2枝
薑適量
薄鹽醬油適量
無鹽奶油適量
飯3杯

【步驟】
  1. 洗好3杯米,加入適量切絲的薑、2大匙左右薄鹽醬油,剩下加水至煮飯刻度
  2. 將牛排切成5-6mm的細條、青蔥斜切
  3. 飯煮好後,將牛肉鋪在飯上、擺2塊奶油、鋪上青蔥、淋上點薄鹽醬油
  4. 鍋蓋蓋上悶約3-5分鐘,打開攪拌至牛肉都至少半熟以上
牛肉炊飯

主廚節目上煮飯是用土鍋炊熟、加的是高湯 、用的是100克日幣1000元的和牛,
雖說是移動廚房,但接受委託製作的全新料理,該講究的當然還是不馬虎。
反觀我的固定廚房裡,既無土鍋,也沒高湯,隔壁超市當然更沒有和牛可挑選,
但我想帥主廚對觀眾立馬參照他的食譜,還是開心的吧 XDD

攪拌過後,成品照看起來與大廚的相似度頗高啊,
悶熟的牛肉口感軟嫩,清爽調味的薄鹽醬油炊飯和著淡淡奶油香氣,如此搭配正好!
於是乎,
3合米,一餐就全部吃光光啦,
嗝~


真心認為這能做為30分鐘上菜的經典料理之一,大推!



|《速水茂虎道移動廚房》節目精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ouDI7JW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