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學了 Google AI Studio 的「Gemini 2.0 flash experimental」模型來生成連續圖文的文章內容。
挑了想分享的口袋食譜--咖哩餃,來試用看看。結果還蠻有趣的~
氣炸咖哩餃成品 |
AI生成食物速寫照?!
首先,想說好看的食譜若配上簽字筆的食物速寫圖片,應該更可口吧。沒想到下了指令後,生成了下面這張圖片,也太有喜感。我還不死心,再調整指令,結果更糟。Well, 就當成另類食物宣傳照吧!
![]() |
By Google AI Studio |
用AI Model 來撰寫圖文食譜
不過圖文食譜的效果倒是不錯。
只需要下一次指令,就能生出一版完成度頗高的食譜。雖然一兩個步驟有點AI錯亂,像是咖哩餡竟然要加高湯燉煮?!但撇除幻覺部分,整體來說頗為準確、仔細到不行。圖片都生成得恰到好處,而且咖哩餃圖片也太可愛!
首先下指令:「你是製作點心專家,提供給我一道咖哩餃的食譜,請一步一步處理,用文字具體列出關鍵步驟,並在步驟後搭配圖片。」
![]() |
By Google AI Studio |
AI食譜分成三部分,分別是製作咖哩內餡、製作酥皮(略),及包製與烘烤咖哩餃,一共11個步驟。不像我(工人智慧)只寫了區區4步驟就收工。如果食譜是用字數算稿費,AI一定能領更多錢。以下分享人機協作的超詳細食譜。
[咖哩餃食材]
酥皮5片、豬絞肉300克、洋蔥1/4個、咖哩塊1塊、蛋1顆
[咖哩餃做法]
(一)製作咖哩內餡:
- 洋蔥切碎成丁。在鍋中加入少許食用油,以中小火加熱。
- 洋蔥翻炒至半透明並散發出香氣。這是讓咖哩內餡更香甜的關鍵。
- 加入絞肉拌炒,到8分熟;轉小火,加入咖哩塊(可先加點熱水融化)翻炒均勻,讓咖哩的香氣釋放出來。
- 繼續翻炒均勻,讓所有食材都裹上咖哩和調味料。
※若使用咖哩塊,因已有鹹度,無須再調味;但若是用咖哩粉,則需調味才有味道。
咖哩餃內餡 |
(二)包製與烘烤咖哩餃
- 酥皮退冰,一大片切成四小塊。
- 取一片酥皮(稍微擀開一些)。在酥皮中央放入適量放涼的咖哩內餡。
- 對折三角形,將邊緣捏緊。用叉子在邊緣壓出花紋,美觀,也能幫助收口更緊實。
- 在包好的咖哩餃表面刷上一層蛋液,烤出來的顏色會更金黃漂亮。
- 咖哩餃放入氣炸鍋,190°C,氣炸10-12分鐘;或是預熱至 180°C的烤箱中,烘烤約 20-25 分鐘。或直到表面呈現金黃色即可。
- 將烤好的咖哩餃取出,稍微放涼後即可享用。剛出爐的咖哩餃最是酥脆美味!
※一盒絞肉(300克)約可製作20顆三角形狀的咖哩餃。
※烘烤時間會因為烤箱的狀況和咖哩餃的大小而有所不同,請隨時觀察。
顆顆飽滿的三角形咖哩餃 |
高中家政課時也曾經做過咖哩餃,美味到難以忘懷。但光製作酥皮就花超久時間,連內餡餡料都很講究。這次的精簡版作法,出爐的成品,一樣香、一樣酥脆,只需要花30-40分鐘即可完成。CP值超高,推薦給大家!
更多食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