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俳句詩人松尾芭蕉名號,其餘再難著墨,
好在有強者同學的經心安排,
才有這次跟隨「奧之細道」,隆冬中「四寺迴廊」的探尋之旅。
「四寺迴廊」,
指的分別為,松島.瑞嚴寺(宮城縣)、平泉.毛越寺(岩手縣)、平泉.中尊寺(岩手縣),以及/山寺.立石寺(山形縣),
四間千年古寺,連線為梯形,仿若迴廊樣貌。
取名煞有意境!
我們以逆時針路線,分別拜訪這四座松尾芭蕉曾駐足的步履。
此次東北行,最令人難忘的,是雪景。
小時候陪老爸待了一陣日本,其實記憶相當淡薄;
聽說最接近雪的時候,是早上起床門前那夜裡的積雪,
始終無緣親見雪花飄落的情景。
幾十年後,
今日氣候異常的東北平地,詭異地片雪未見,
但好在山中依舊白雪皚皚,不論是滑雪場那迎面而來的飛雪打得面疼,
或是驅車前往溫泉秘湯沿途,難以區分路旁或道路的一片雪白心驚。
初見白雪紛紛,
小時候只聞「未若柳絮因風起」的文采,今日一見,
的確比「撒鹽空中差可擬」有意境太多;
儘管那柳絮在我眼中,更像大小不一的羽絨,肆意狂野地揮灑,鼻子都癢了。 XDDD
視覺滿足,接下來體感就強烈了......
【山寺.立石寺】
山寺正式名稱為寶珠山立石寺,寺內相傳為唐朝貞觀年間(9世紀)開山。
矗立崖邊的小寺,在大雪紛飛中,朦朧得絕美。
白色點點隨風撒成了片,再往更遠處,瀰漫成煙霧;
隆冬旅人稀少,靜心,幾乎要能聽見雪聲飄落的聲音。
此情此景,要我杵於這體感零度以下空間,放空一小時,也甘之如飴。
若居於此,想必萬物歸一的境界,亦不遠矣。
途中,忽一陣大雪飄飛,忽又見晴;
枯樹、青苔、錯落的菩薩,百年來想必已能淡定面對山中氣候的難以捉摸。
一路上,總喜歡多看幾眼圍著紅色衣服或帽子的菩薩,
保佑著凡人的同時,也帶給靜謐的山林一抹童趣。
伴隨旅人,在千階濕滑的寂靜古道。
從千階之上的露臺往下望,忽晴忽雪,
不過.....始終這麼冷啊!
【松島.瑞嚴寺】
瑞嚴寺距離熱鬧的松島街道不甚遠,
但對待國寶的隆重,進入本堂要脫鞋且禁止拍照。
在近乎零度的莊嚴中,
八百多年的木造建築,舉步輕盈,腳下木板卻顯老態,嘎嘎聲響或偶然的凹陷,
讓人憂心其堅固性,也讓本堂內更加寒冷......
從瑞嚴寺起始的四寺迴廊之旅,
大概也是多次日本旅遊以來,誠心參拜最多回的一次。
在寒風穿透古寺裡,雙手合十更加澄明。
【平泉.毛越寺】
相傳興建於西元850年,由慈覺大師圓仁創建。據說過去曾有40座堂塔、500間禪房,其規模和華麗程度甚至凌駕於中尊寺之上。奧州藤原氏滅亡後,因多次遭遇災禍,所有建築物都被燒燬,但目前以大泉池為中心的淨土庭園和平安時代的寺院殘存結構,基本以完整的狀態得以保存。
2011年與平泉市其他佛教淨土宗遺跡一起登錄為聯合國「世界遺產」。
5月份的「曲水之宴」,是寺內一方廣闊庭園的年度盛會。
一場男男女女身著古代衣裳,
讓酒杯漂浮在庭園的遣水(水渠)上,隨著水流吟誦和歌的平安時代的優雅遊戲。
看著簡介中色彩繽紛圖片,
不禁想到東晉王羲之邀集文人雅士,也曾舉行流觴曲水遊戲,而後有《蘭亭集序》的故事;然而,眼前一片蕭瑟及單一色調,凝望著遣水的細流,有點難以想像那春日的熱鬧。
只好遙想,那溫暖又花香的季節。
淨土庭園是佛堂與苑池一體設置的庭園,
在毛越寺,以北面被稱為塔山的小山為背景,展開廣闊的花園美景。(摘自毛越寺網站)
每日若繞著庭園走上兩圈,應該能悟出靈魂的意義,及拋開俗世的無謂。
【平泉.中尊寺】
「中尊寺」是日本天台宗東北的大本山,由慈覺大師圓仁於西元850年開山創建,
山號「關山」。
金色堂,是中尊寺各佛堂、寺廟中,最金碧輝煌之所在。
尊貴到,為保護貼滿金箔的它,另在外頭蓋了間履堂。
令人眩目的佛堂,象徵對極樂淨土的殷殷期盼。
中尊寺的表參道叫做月見坂。
道路兩旁的杉樹樹齡已有300~400年左右,形成一條長長的表參道,
遊客零星,慢步行走,別有歷史悠久的時代風味。
秋冬夜裡,點燃一根線香,
閉上眼,在古寺佛堂前參拜時,冷得直打哆嗦的心誠則靈,冷冽而清幽的空氣,
隨香味重現,是屬於冬天的味道。
中尊寺的關山香,有股清香中藥味;但點燃後,化身安神的木質香,
與瑞嚴寺的瑞松、青龍較為濃郁的白檀香,以及京都銀閣寺的清淡香,調性不同。
相較於過去參拜神社或寺廟後,會以御守作為曾經到訪的紀念;
現在,
一縷輕煙除能沉澱心靈,
更成為能夠穿越時空,保存四寺迴廊記憶的味道。
好在有強者同學的經心安排,
才有這次跟隨「奧之細道」,隆冬中「四寺迴廊」的探尋之旅。
「四寺迴廊」,
指的分別為,松島.瑞嚴寺(宮城縣)、平泉.毛越寺(岩手縣)、平泉.中尊寺(岩手縣),以及/山寺.立石寺(山形縣),
四間千年古寺,連線為梯形,仿若迴廊樣貌。
取名煞有意境!
我們以逆時針路線,分別拜訪這四座松尾芭蕉曾駐足的步履。
此次東北行,最令人難忘的,是雪景。
小時候陪老爸待了一陣日本,其實記憶相當淡薄;
聽說最接近雪的時候,是早上起床門前那夜裡的積雪,
始終無緣親見雪花飄落的情景。
幾十年後,
今日氣候異常的東北平地,詭異地片雪未見,
但好在山中依舊白雪皚皚,不論是滑雪場那迎面而來的飛雪打得面疼,
或是驅車前往溫泉秘湯沿途,難以區分路旁或道路的一片雪白心驚。
初見白雪紛紛,
小時候只聞「未若柳絮因風起」的文采,今日一見,
的確比「撒鹽空中差可擬」有意境太多;
儘管那柳絮在我眼中,更像大小不一的羽絨,肆意狂野地揮灑,鼻子都癢了。 XDDD
視覺滿足,接下來體感就強烈了......
山寺前 |
【山寺.立石寺】
山寺正式名稱為寶珠山立石寺,寺內相傳為唐朝貞觀年間(9世紀)開山。
矗立崖邊的小寺,在大雪紛飛中,朦朧得絕美。
白色點點隨風撒成了片,再往更遠處,瀰漫成煙霧;
隆冬旅人稀少,靜心,幾乎要能聽見雪聲飄落的聲音。
此情此景,要我杵於這體感零度以下空間,放空一小時,也甘之如飴。
若居於此,想必萬物歸一的境界,亦不遠矣。
途中,忽一陣大雪飄飛,忽又見晴;
枯樹、青苔、錯落的菩薩,百年來想必已能淡定面對山中氣候的難以捉摸。
一路上,總喜歡多看幾眼圍著紅色衣服或帽子的菩薩,
保佑著凡人的同時,也帶給靜謐的山林一抹童趣。
抬頭仰望,白雪沾染了樹枝 |
從千階之上的露臺往下望,忽晴忽雪,
不過.....始終這麼冷啊!
西元828年興建,歷經日本戰國時代後由伊達政宗重建;其中「本堂」及「庫裡」被指定為國寶。2008至2018年間進行「平成大修理」,直到2018年6月才重新對外開放參觀。
瑞嚴寺距離熱鬧的松島街道不甚遠,
但對待國寶的隆重,進入本堂要脫鞋且禁止拍照。
在近乎零度的莊嚴中,
八百多年的木造建築,舉步輕盈,腳下木板卻顯老態,嘎嘎聲響或偶然的凹陷,
讓人憂心其堅固性,也讓本堂內更加寒冷......
從瑞嚴寺起始的四寺迴廊之旅,
大概也是多次日本旅遊以來,誠心參拜最多回的一次。
在寒風穿透古寺裡,雙手合十更加澄明。
為了怕落雪壓壞樹木的搭建 |
【平泉.毛越寺】
相傳興建於西元850年,由慈覺大師圓仁創建。據說過去曾有40座堂塔、500間禪房,其規模和華麗程度甚至凌駕於中尊寺之上。奧州藤原氏滅亡後,因多次遭遇災禍,所有建築物都被燒燬,但目前以大泉池為中心的淨土庭園和平安時代的寺院殘存結構,基本以完整的狀態得以保存。
2011年與平泉市其他佛教淨土宗遺跡一起登錄為聯合國「世界遺產」。
5月份的「曲水之宴」,是寺內一方廣闊庭園的年度盛會。
一場男男女女身著古代衣裳,
讓酒杯漂浮在庭園的遣水(水渠)上,隨著水流吟誦和歌的平安時代的優雅遊戲。
看著簡介中色彩繽紛圖片,
不禁想到東晉王羲之邀集文人雅士,也曾舉行流觴曲水遊戲,而後有《蘭亭集序》的故事;然而,眼前一片蕭瑟及單一色調,凝望著遣水的細流,有點難以想像那春日的熱鬧。
只好遙想,那溫暖又花香的季節。
淨土庭園是佛堂與苑池一體設置的庭園,
在毛越寺,以北面被稱為塔山的小山為背景,展開廣闊的花園美景。(摘自毛越寺網站)
每日若繞著庭園走上兩圈,應該能悟出靈魂的意義,及拋開俗世的無謂。
【平泉.中尊寺】
「中尊寺」是日本天台宗東北的大本山,由慈覺大師圓仁於西元850年開山創建,
山號「關山」。
金色堂,是中尊寺各佛堂、寺廟中,最金碧輝煌之所在。
尊貴到,為保護貼滿金箔的它,另在外頭蓋了間履堂。
令人眩目的佛堂,象徵對極樂淨土的殷殷期盼。
中尊寺的表參道叫做月見坂。
道路兩旁的杉樹樹齡已有300~400年左右,形成一條長長的表參道,
遊客零星,慢步行走,別有歷史悠久的時代風味。
參天巨木及表參道是寺廟的必備景色 |
秋冬夜裡,點燃一根線香,
閉上眼,在古寺佛堂前參拜時,冷得直打哆嗦的心誠則靈,冷冽而清幽的空氣,
隨香味重現,是屬於冬天的味道。
中尊寺的關山香,有股清香中藥味;但點燃後,化身安神的木質香,
與瑞嚴寺的瑞松、青龍較為濃郁的白檀香,以及京都銀閣寺的清淡香,調性不同。
相較於過去參拜神社或寺廟後,會以御守作為曾經到訪的紀念;
現在,
一縷輕煙除能沉澱心靈,
更成為能夠穿越時空,保存四寺迴廊記憶的味道。
1 則留言:
台灣好寺古廟也不少,也幫台灣發文章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