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7日 星期六

[讀後小感] 白宮義見 VS 絕望者之歌 -- 走出同溫層陷阱

「真正的危機往往隱藏在微不足道的事件中,以至於被忽略而難以察覺。」
(The real crises are often concealed in occurrences so trivial in appearance that they pass unobserved.)  --George Washington


川普任期快走了一半,最近的中美貿易戰,時而激烈,隨後又和好的戲碼,雖說不外乎那幾套路數,但還是很好奇不按牌理出牌的川普隔天Twitter又有甚麼驚人之語。


2016年的那場美國大選,回想起來還是讓許多人傻了眼。


終於,我們不是從CNN、NY Times等主流媒體,或外電翻譯的二手傳播,瞭解白宮政治,
透過《白宮義見》作者張經義一路跟隨美國總統大選的過程,略懂川普當選原因。
知道為什麼儘管多數主流媒體不喜歡他,卻無法不報導他;
知道歐巴馬不偌螢光幕前那般幽默風趣完美無瑕;
知道川普上任後,急著廢除歐巴馬健保的原因;
知道美國嚴重的種族歧視,延伸至暴力執法,但槍枝管制卻仍遙遙無期之因......


學院派的學者,會以結構現實主義、單邊主義、孤立外交等專有名詞來描述美國外交政策,

並賦予這些名詞許多內涵,常使人眼花撩亂。

對一般人來說,

專業資深記者的文字,是第一手的消息,好入口,
而且,接地氣。


《白宮義見》近距離的第一手觀察相當到位,
但讓我衝擊最大的,
是驚覺處在同溫層裡,有多危險及無知。
不論是評論千里之外的美國總統,或是你我周邊的政治氛圍,皆然。

當然,先著重在歐巴馬。

因為工作,幾年前開始在社群上follow歐巴馬、白宮等官方帳號,

每次看到歐巴馬那堅定的眼神、口若懸河的影片,或是白宮記者協會妙語如珠的致詞,
就覺得他真是真情流露,又有群眾魅力的領袖啊!

但張經義卻說,他一時之間難以評價歐巴馬的八年任期?!  Why?

我也知道政治人物需要包裝、行銷,
但看到作者寫到「如果不依靠講稿,他的言語其實頗為乏味、無力,而且講話中有時停頓許久,一點都不吸引人。」所以我看到的,都是精心排練過的戲碼?!

歐巴馬透過字斟句酌、反覆演練形成後天的演說家,卻讓美國人覺得有距離感;反觀川普那種不做作、即興發揮的億萬富翁,被工人階級當成「自己人」。這多少也印證,不論國內外,現今選民愛的,已經都是非典型政治人物。傳統的那套,行不通了。
烏克蘭選出喜劇演員當總統,也是一個經典案例。

他更點出歐巴馬任內極少與國會議員及記者打交道,也刻意選擇與黑人保持微妙的距離。美其名為不沾鍋,但身為美國總統,豈有不沾鍋之道理!


漸漸明白,
為何對位於權力核心周遭的記者,會難以簡單評價這位總統。



歐巴馬上任後,藍領階級認為他是另一個世界的人,不只是那體面的外表、標準發音引發的自卑感,看到歐巴馬是個好爸爸,而他們卻當不了好爸爸;看到他西裝筆挺,自己卻只能穿工作服;看到蜜雪兒要大家吃得健康,更讓人痛恨,痛恨的是不是她講錯,而是她講得該死的沒錯!!!


而選出與歐巴馬截然不同的人,成為這個分裂國家的無可避免結果。




這時,就想到去年讀到的另一本書--《絕望者之歌》



這本2017年出版的書,是傑德‧凡斯 (J. D. Vance) 的自傳,
以他原生家庭的故事,介紹美國「鐵鏽帶(Rust Belt)」的勞工階層生活。
更重要的,從生活周遭的種種問題,包含藥物濫用、複雜男女關係、家庭暴力、社會福利政策的弊病,進一步了解美國白人勞工階級被禁錮的絕望感從何而來,也間接點出川普能當選的隱藏性原因。


所謂鐵鏽帶,指的是俄亥俄州、密西根州,以及印第安那州等,以重工業為主的區域,住著的大多是所謂的「鄉巴佬」(hillbilly)。
我們以為自由民主對美國而言,是再平常不過的普世價值,
但實際上,
這個國家的社會流動性並不如大家想得那樣高。
書中敘述,自1970年代以來,大阿帕拉契山區與鐵鏽帶地區的社會流動性就沒有上揚,而傳統認為美國黑人對生活較悲觀,J.D. Vance卻指出,數據顯示,
白人工人階級卻比前者更加悲觀,且更憤世嫉俗。


要怪罪整個社會體制、文化、族群實在太過複雜,兩位作者都寫到,
與其這樣,不如就怪歐巴馬一個人好了;
《白宮義見》說明牽動美國總統大選關鍵性因素的區域,
「在美國,如果說有哪個區域能真正決定最終的大選結果,那非中西部莫屬;如果說拿下哪個州就一定當得上總統,那就只有俄亥俄州了。」

而白人藍領階級上述的非理性質疑,逐漸有主流化傾向。
最後導致了,對主流社會的絕佳報復--把票投給川普。


《絕望者之歌》書中全無提及「川普」二字,但看完之後你會明白,
為什麼鐵鏽帶的美國人會支持他,而非民主黨的希拉蕊;
也瞭解為數眾多的美國人民,與我們常follow的好萊塢影星、熱門影集裡的上流社會、偏自由派、以民主黨為主體的大城市讀書人,相距甚遠,
他們,是你我不瞭解的那一群人,為數眾多。





不論是J.D. Vance著重於描寫姥姥在他生命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讓他能跳脫鐵鏽帶難以流動的哀歌,轉變為成功男性;
抑或張經義苦讀英文、懷抱夢想的勇往直前,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白宮記者。
兩人的故事,都說明了「用盡全力」(Giving it my all) 所能造成的改變。



與此同時,
這兩本書也牽引出更深層的美國社會體制,屬於這個國家的焦慮與憤怒。
每個國家,果然都有必須面對的難題與困境,
每個人,也都需要離開同溫層,才能看得清事情全貌。


延伸閱讀|【TED】被遺忘的美國勞工階層家庭與他們的困境
https://www.ted.com/talks/j_d_vance_america_s_forgotten_working_class?language=zh-tw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