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口袋食譜] 西班牙香蒜蝦

對食物不太挑剔,更非饕客。只要用餐環境乾淨、食材新鮮,小吃店比 fine dining 讓人更自在快活。因此西班牙馬德里小酒館及百年老店,讓人無比懷念。

Tapas, House wine或在地啤酒,與愛講話的在地人,韓良露在《文化小露台》曾提及,「馬德里是一座享樂的城市,這裡的人活潑、大方、愛講話,喜歡吃東西、好社交,更愛過夜生活,馬德里人相信人活著是為了享受生命,工作只是不得已的手段。」

自從吃過、也學會西班牙香蒜蝦(Gambas al ajillo, Spanish Garlic Shrimp)後,每次吃,除了能得到最省時的回報外,還能喚起旅遊的療癒記憶。

是口袋食譜中不可或缺的也好吃!

西班牙蒜蝦(Spanish Garlic Shrimp)
西班牙香蒜蝦(Gambas al ajillo)

[香蒜蝦食材]

  1. 白蝦  12隻(視家境增減)
  2. 大蒜  6-8瓣
  3. 乾辣椒或辣椒粉(選加)  些許
  4. 巴西里或義大利香料  些許
  5. 橄欖油  蓋過蝦子的一半高度
  6. 檸檬  半顆
蝦子醃料
  1. 鹽巴  少許
  2. 黑胡椒  些許
  3. 片栗粉  些許

香蒜蝦做法]

 【準備蝦子】

將鮮蝦去殼、去腸泥,保留蝦尾,用紙巾吸乾水分,撒上少許鹽、黑胡椒及片栗粉,醃5分鐘備用。

 【熱油煸香蒜片與辣椒】

小鑄鐵鍋倒入橄欖油,放入蒜片與乾辣椒,冷油下鍋,用小火慢慢煸出香氣,蒜片呈金黃即可。

 【加入鮮蝦】

轉中小火,放入處理好的蝦仁,煎至兩面轉橙紅色、熟透即可,約2分鐘內完成。

【撒上香料、檸檬汁提味】

起鍋前撒上巴西里或義大利香料,可擠上檸檬汁,略拌幾下即完成。


馬德里百年老店La Casa del Abuelo
德里百年老店La Casa del Abuelo 的招牌蒜蝦

從備料到完成上桌,不出20分鐘。這道菜更棒的一點,是關火後可連同鍋子上桌,少洗一塊盤子!果然省時無極限。

不過,邊回顧著馬德里百年老店——La Casa del Abuelo 阿公之家的招牌蒜蝦,邊念著那明明簡單的大火直上,卻飄香上百年,也才驚覺,怎都忘了深盤中的橄欖油下得如此霸氣?!

的確,油足火大,方能縮短蝦子下鍋時間,且還要用法國麵包沾取香噴噴的橄欖油蒜香醬汁呢!應該試著在減少熱量與忠於原味中求取平衡。

好像該把蝦子拿出來退冰了......


馬德里百年老店La Casa del Abuelo
不見阿公掌廚,但口感超讚的香蒜蝦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日本.大阪] 萬國博覽會 EXPO 2025|心目中不可錯過的兩大展館!

自從決定要衝大阪‧關西萬國博覽會(Expo 2025 Osaka, Kansai, Japan)後,該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將體驗最佳化,大概是此次關西行最具挑戰的目標。

4月13日萬博開幕後,官網、社群平台、網友影片等資訊量急遽暴增。哪些場館不可錯過、路線如何安排才省時間、該怎麼吃才有效率、哪些體驗一定得嘗試...... 琳瑯滿目的資訊量,差點忘了根本只有2天啊!失控的資訊量,讓人不由得焦慮。

ㄟ,旅遊不是為了要放鬆嗎?!

沉澱好陣子,終能好好回顧人生第一次的萬國博覽會。


2025年大阪萬國博覽會的主題——「未來社會的設計:為了每個人的生命(Designing Future Society for Our Lives)」。身為主辦國,當然得傾國力端出最值得一看的內容。這部分日本的確也沒讓觀眾失望。官方、企業分別打造出「官方國家館」、「民間/企業館」及「特色/簽名館」,各有不同的科技×文化主軸。

若適逢劃時代的里程碑,或能夠締造綿延的影響性,如1876年費城萬博,主題是「紀念美國獨立一百週年」、1889年巴黎萬博主題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一百週年」;又或者1855年巴黎萬博,首度建立的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分級制度。除此之外,誰有辦法記得每隔幾年舉辦一次的萬博主題呢?


之於小我,若能在博覽會中,因某間場館的某項策展內容,激起思考的漣漪,或許就能像陳德政在《時空迴游》中提到,

「生命是連鎖反應的結果,過去與未來互相影響,一樁事件牽動著另一樁事件。」

未來的我,會不會因造訪 EXPO 2025,觸發了未知,將有所改變也說不定。

傍晚的大屋根(RING)


「EARTH MART」展館|透過食物思考生命

相較於許多展館,以絢麗、宏偉或高科技取勝的外觀,「EARTH MART」外觀是樸實(?)鋪著茅草屋頂的建築物。由人稱熊本熊之父的小山薰堂策劃、隈研吾設計。

EXPO 2025主題展館:EARTH MART

策展人理念是「透過食物思考生命」,透過相當多元方式引發觀者重新審視食物。但,似乎概念有點過多?!

身為超市、賣場重度愛好者,「EARTH MART」的展出,與每個人生活相近,非常容易引起共鳴。例如,可將超市推車中的採買物品放上磅秤,能知道一包咖啡豆、一瓶水、一顆御飯糰的食材相關資訊,與其所代表的意義。

也可知道日本人一輩子吃了多少其他生命,並懷抱對生命和食物的感激之情;或透過列出超市收銀機的消費明細,看出不同國家的人每週採買了哪些食材,藉此理解飲食文化的差異。

都是吸引人駐足的展示,但說實在,要從幾張照片延伸思考到文化層次,恐怕不是容易的事。

EARTH MART其中一個展區,從每天吃的食物思考生命

EARTH MART展區:「未來的壽司店」

未來食譜  大廚就在你眼前|A kitchen that can record and recreate flavors.

而另個展區的未來食物概念,讓人印象深刻。

超愛看BBC的料理節目,儘管 Rick Stein, Donal Skehan, Jamie Oliver 三不五時拿出的春雞、羊腿、時蘿、迷迭香、鼠尾草等,根本不會在我的shopping list上;但當難得出現一道「這我好像也會做」的料理時,食材、量、料理步驟總晃眼一過。運氣若好,費點功夫,他們個人社群或網站或許還能找到。

每次這種時刻,都想著「若製作單位能提供詳細的食譜讓觀眾下載就太棒了!」(除了《里克斯坦的美食故事》 (Rick Stein's Food Stories) 當他在料理時,螢幕右下角會有QR Code可掃食譜,但料理影片僅限英國境內可觀賞)


EARTH MART展區:「能夠重現味覺記憶的廚房」

於是當看到「EARTH MART」內「能夠重現味覺記憶的廚房」展區,完全就是我心目中的夢幻未來廚房啊!

在「未來廚房」裡,電子爐前方牆上大螢幕就是你的料理食譜。裡頭有你曾經吃過某位星級大廚的經典菜餚、記憶中外婆的拿手好菜,或各種類的料理,不但錄影重現,也能記錄懷念的味道。除了一步步的料理教學外,還更精準的提示你在幾分幾秒時要進入下一步驟,及需要的時間。

透過烹飪數據繼承和共享食譜,實現全球料理文化的傳承。Well, 這是策展的雄心與視野;對一介平民,這就是數位食譜系統,希望能成為未來廚房的標配。


Future of Life|人類與仿生機器人共存的未來,探索生命邊界

EXPO 2025主題展館:Future of Life/いのちの未来

每個人都愛聽故事。

由大阪大學石黑浩教授策展,核心主題是「Amplification of Lives(放大的生命)」,透過設計人類與仿生人共存的未來社會和生活場景,探討若沒有身體、時間、地點的限制,生命將如何呈現,以及人類是否有擴增生命的可能性。

Future of Life內各展區

未來社會 生命能無限擴增延長?

你有想過,若將過世的親人,能把記憶轉移給機器人繼續存活的話,這個機器人是否還算是原本的人?機器人能否擁有真正的情感?人類是否需要無限地活下去?或誰該決定機器人已經活夠了?

以沉浸式劇場觀賞形式,在故事中拋出哲學問題,並提供開放式的結局,讓觀者自行決定對未來的想像。

展區的觀賞,或以故事影片搭配擬真機器人的共存、聽聲不見人的場景,或在多個擬真機器人的場景間交替,策展手法多元,並以有餘裕思考的速度推進,不得不說是細膩、精緻、具思考性且娛樂性高的主題場館。

這應該也是 「Future of Life/いのちの未来」會成為萬博超熱門場館的原因之一。

2天共參觀20個左右場館,第一個展館就是石黑浩的Future of Life。一開始就體驗到萬博最精彩、也不好預約的展館,運氣好到沒話說。


未來,講到2025大阪萬國博覽會,人們會記得的,可能是那座周長約 2 公里,當年世界最大規模的木造建築——「大屋根」(RING),或是那台「不只清洗身體,也能洗滌心靈」的自動洗澡機(笑)。

驚人的木造建築:大屋根(RING)

至於我,願望很小。

只希望未來廚房的牆壁同時也是數位食譜,滑動螢幕,就能給出「今晚想吃甚麼」的最佳答案。吃完晚餐後,家裡的仿生機器人能收拾餐桌、洗碗收盤,最後再倒杯紅酒、切盤起士,轉換成閱讀模式,若能再陪我討論分享書本內容,找些延伸閱讀資料~

如此未來,值得期盼。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口袋食譜] 芒果椰奶西米露(減糖版)

上回返屏東,聽到芒果樹快要收成,殷殷期盼著。不多久果然收到兩箱。

開箱讓悶著的粒粒透個氣,客廳頓時果香盈滿,彷彿再擱久些,螞蟻大軍就會聞香而來的濃郁。立刻包妥,存放冰箱。


看到超市盒裝兩顆即要價99元,我卻能如此揮霍著吃,除了幸福,再無其他。

炎炎夏日,率先登場的芒果料理,首選消暑清涼的芒果椰奶西米露

Mango Coconut Sago
芒果椰奶西米露

芒果椰奶西米露食材]

芒果 2-3顆、西谷米 100克、莎莎亞椰奶 1瓶、蒟蒻凍(選加) 少許

芒果椰奶西米露做法]

❶ 煮西谷米

  1. 滾水煮西谷米:一鍋水煮沸後加入西谷米,小火煮8分鐘,期間稍微攪拌避免沾鍋。
  2. 關火悶煮:蓋上鍋蓋再悶15分鐘,至西谷米透明。
  3. 沖泡冷水:用濾網撈出西谷米,以冷水沖泡,瀝乾後可放入冷藏。

❷ 處理芒果

切塊與打泥:2/3的芒果切塊備用;1/3可用果汁機稍微打成芒果泥,或用叉子壓成芒果泥。


❸ 組合完成

混合材料:取出冷藏的西谷米,加入芒果、芒果泥、適量莎莎椰奶,也可加入蒟蒻果凍(冰箱剛好有包蘋果蒟蒻凍,加入些許),攪拌均勻,即可享用。

若加入葡萄柚果粒,即可化身成楊枝甘露!



一方面太懶,想到要加熱椰漿與糖就覺麻煩,另方面也想減點熱量,莎莎亞椰奶成為絕佳替代品!儘管它椰漿味道沒有太明顯,但熱量比椰漿低很多(熱量僅約1/5),一口氣喝它個2、3碗也沒太多負擔。

還有滿滿一層的芒果......,接下來再試試多年前在泰國吃過,懷念不已的芒果糯米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