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去過太多國家的博物館,但怎麼這麼巧,
幾乎去過的每間,都會收藏幾幅畢卡索(Pablo Picasso)!
真不愧是一生創作超過3萬件作品的多產藝術家。
高雄市立美術館今(2024)年下半年的特展——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引起不少話題。
與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國巨基金會共同合作,精選55件20世紀當代經典作品,
藉繪畫與攝影的捕捉,再現藝術家們所創造或揭露的世界。
特展共分為6個展區,在第1個展區〈攝影時代的繪畫〉,畢卡索兩幅作品位於相當顯眼處。
一看到這幅《哭泣的女人》,立刻興起熟悉感,
這不正是去(2023)年在西班牙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看到的系列作品之一嘛。
《哭泣的女人》(Weeping Woman),畢卡索,1937,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 |
[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票價:32€(馬德里藝術金三角博物館套票總價)
官網:https://www.museoreinasofia.es
《哭泣的女人》(Weeping Woman),畢卡索,1937,馬德里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 |
對藝術有興趣者應該都知道馬德里的藝術金三角——普拉多博物館、提森.博內米薩博物館,及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以收藏西班牙20世紀的當代藝術品為主,最主要有西班牙三位大師作品,畢卡索、達利與米羅。這兒的鎮館之寶正是畢卡索的《格爾尼卡》(Guernica)。
1937年4月26日,巴斯克小鎮格爾尼卡遭受納粹的毀滅性轟炸,激發了畢卡索創作《格爾尼卡》的靈感。不到6週內,創作了近50幅素描、草圖和初步作品,以及對這幅巨型畫作進行修正。
高美館與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所展示的,正是這些作品,哭泣的女人最後也呈現在《格爾尼卡》中,即最左邊中間一位女人抱著她死去孩子的畫面。
《格爾尼卡》(Guernica),畢卡索,1937,馬德里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 |
至於該如何賞析畢卡索立體主義的作品呢?
《西洋美術鑑賞術》的介紹相當簡易明瞭,
可以用骰子來說明。「骰子是正六面體,如果要在平面上畫出骰子,最多只能呈現其中三個面。唯一的例外是,骰子畫成展開圖,就可以畫出一到六全部的平面;但如果把骰子畫成展開圖,就沒辦法表現出骰子的立體本質。因此,畢卡索的做法是,『在保留一到六的前提下,再次重新把這些資訊描繪成立方體』,並在同一個畫面上,繪出從六個方向檢視的視點,將骰子的正六面體完整呈現。」
於是,我們會看到明明平面上是畫側臉,卻同時出現兩隻眼睛及兩個鼻孔的切割形狀。
由於作品太大,須退至後方才能欣賞全貌 |
無獨有偶,翻了舊照片才赫然發現,
當年在英國TATE,或是日本的國立西洋美術館,
拍到的畢卡索,清一色幾乎都是女人畫像。
也許搭配他的多情與多產,以女人為題的作品特別令人有印象吧!
2019年曾參觀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 |
《The Three Dancers》, Pablo Picasso, 1925, TATE Modern |
《橫臥女子》(Reclining Woman),畢卡索,1960,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