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

[觀後小小感] 長日將盡。錯過難再續

幾次想增加些文學氣息,從得過獎的文藝類電影、文學作品入手,
應該算是有口碑的推薦吧。
看《長日將盡》(The Remains of the Day)前,只略翻過《聯合文學》介紹石黑一雄的幾篇文章。

不至於沉悶到讀不下去,只是,
以「嗯,如此性格配上這樣結局,剛好而已。」的念頭,闔上最後一頁。
我搞不懂,史蒂文斯這種男人。




聽了中研院歐美所李有成老師「與石黑一雄的下午茶」演講後,
驚覺當時根本沒把《長日將盡》字裡行間塑造的人物隱喻、大時代洪流中的小人物樣貌、作者念茲在茲的「回憶」放在心上。

當然,這是從文學的角度。


而看過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與艾瑪·湯普遜(Emma Thompson)主演的同名電影《長日將盡》(1993)後,
除了視覺化管家史蒂文斯活脫脫與現實世界脫節,堅持己見的老化石模樣、
落落大方、情感豐富又迷人的肯頓小姐之外,
更吶喊著,這根本是一部性格決定命運的悲劇啊!

當然,這是從愛情的角度。

From: 電影劇照

明明就愛慕傾心,
當對方釋放你是她聊天的全部話題時、當兩人每日有如此多時間獨處一室時,
卻硬生生壓抑,只談工作;
連我都看得出講出被求婚是要讓你妒忌,
說出口的卻仍是「恭喜妳」這種捶心肝的言不由衷,
我都要內傷了。

面對史蒂文斯拘謹到匪夷所思的客套,也難怪肯頓小姐會黯然神傷,遠嫁他方。

難道人生就不能有規劃之外的意外嗎?



若無法把握當下的機會,
錯過往往就是一輩子的遺憾。

20年之後,費盡波折,終於見上一面的兩人,
再多的回憶也無法弭補當年的遺憾。
縱使無法再度共事,至少在均知是人生最後一次見面時,能表明心意也好,
史蒂文斯還是裝作沒事接受對方的決定,選擇深埋這份情感。

看完小說,是遺憾到快要內傷;
而看到電影最後一幕,百分之百確定我完全鬱悶到氣結。

「有些重要的事,失去了就難以挽回」,讓人反省自己是否情感壓抑的過深,結果成了永遠的遺憾?亞馬遜的傑夫(Jeff Bezos)就說過,《長日將盡》讓他思考人生抉擇,所以他決定不要安於現狀,應該把握任何機會和創意,不讓自己在失去後再悔恨萬分。  (引自「長日將盡:石黑一雄譜寫的壓抑與淒美」,2017.10.05,中時電子報)


胸悶到後來,又轉了念,
會不會史蒂文斯其實比我們許多人都「捨得」。
不害怕失去、不害怕得不到、不害怕分離,
而我們都太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害怕苦痛,太多「捨不得」。

不論哪些選擇,甚麼樣的決定,
每個一念之間,
都是人生的功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