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為漠然地處於中間 即可避開激情的兩端
天下特刊 《超越60》卻引起過去被我刻意淡化處理的思緒
一個有著歷史 外交背景的人
理應對政治有某種程度的熟悉與了解吧!?
其實進入了政府體系
每天接觸的對象恰巧又正是訊息輸入及產出的2端
想沒有想法都很難
只是 每天除像顆陀螺 抽繩者手一甩 只能暈頭轉向的不停旋轉外
都快忘記自己曾是個讀書人
《超越60》系列中 讀起來最有感覺的是
<寧鳴而死 自由思想生根> &
<走過喧囂 下一個民主六十年>
「寧鳴而死 不默而生」的氣節只能令我遙想
但卻能夠隱隱約約接收到這幾字所刻畫出的震撼力
欽佩當時用生命追求自由的知識份子
羨慕當時能幸運享有與大師們如私塾般師生關係的學生
這篇文章 讓我回想起過去唸書的時光
好像多了點對求學生涯的遺憾與懊悔......
解嚴 對我來說 是個只能在課本上理解的名詞
對我來說 台灣的民主 正巧就是李雪莉筆下
「台灣民主實驗的主戰場,從一場場的選舉嘉年華開啟」
過多的選舉 造成政客浮現
過多的媒體 造成新聞的表象化
使台灣的民主成為
「來不及沉澱的民主」
『 過去,決策在安全封閉的環境中,慢慢思考;
現在,決策卻像在玻璃屋裡,被媒體和專家檢視,眾多干擾。
人民和政治人物無法沉澱的結果,傷害的是民主的品質。』
是我體會最深的一段話
唸新聞學的時候 了解SNG車的密集出現 現場直播的鏡頭所造成的影響
許多決策都是在這樣的壓力下形成
許多話語都是在這樣的逼迫下出錯
真正工作後 發現這樣的真實的的確確出現在日常生活周圍
靜心想想 我們對他們的要求都太高了
沒有多少人能在巨大壓力下永遠都不會出錯
『於是,人們已習慣民選後的總統一年吃七百多個便當、
沒有家庭生活、大小事務事必躬親,也希望總統把薪水捐出來;
習慣部長們每天開記者會回應報紙訊息。』
我們都太嚴苛了
但
他們更要學會謹言慎行
在新的民主規則尚未建立之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